第51章 血债血偿(第2页)
“奏对内容,便是如何安抚灾民,恢复生产。”
“本宫以为最好的办法,就是‘以工代赈’,让那些能够被组织起来的灾民,尽可能的用劳动力换取口粮,这样便可推动灾后的重建,恢复百姓们的生产工作,还能让无事可做的灾民们稳定下来……”
林轩娓娓而谈。
一旁,除了万清晚以外,还有昨夜得知了太子爷召见的消息,星夜兼程,刚刚赶到的宁河知县,王进。
听到太子爷这一番眼光极为长远的规划,王进已经有些痴了。
这看似平淡的话语之中,没有所谓的圣人之言,孔孟道理,但却恰恰是暗藏了治国至理!
能说出这样的话语,论治国的能力,足以位极人臣,宰执天下十三州!
“……总而言之,想让百姓们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,空谈是没有意义的,如何重建,才是关键。”
林轩平静地道:“像朝堂上的衮衮诸公,平日袖手谈心性,临危一死报君王。这种人,在本宫看来,就是废物,能做事的人,才堪大用。”
万清晚听得心里暗暗一惊。
太子爷这话,实在是有些狂妄了。
“好了,不说这些有的没的。”
林轩颔首看向一旁的王进,“赶路赶了一夜,辛苦了。”
“下官不辛苦……不辛苦!”
王进闻言,顿时慌忙的摆了摆手,“若说辛苦,太子爷才是真辛苦了。这些粮食……”
他下意识看向了周围的粥棚,心中越发敬佩眼前的太子。
毕竟,林轩这一行人离开宁河县时,身上是没有半点粮食的,而府城的粮,都掌握在豪绅们的手里,必须有银子,才能买……
如今豪绅们不但被林轩劫富济贫,这些粮食,还直接赈济给了灾民!
事情能做到这个程度,太子爷在其中,不知废了多少心血,才能走到这一步!
“粮食,本就该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这没什么好说的。”
面对王进这满脸狂热的模样,林轩不禁抿了抿唇,侧头看向了不远处的灾民们。
形如枯槁、满面饥色!
就冲这些百姓们的惨相,他这个大乾的太子,哪儿还有居功自傲的心思?
“太子爷谦虚了,能做到这一步,已经足够。”
王进连忙说道。
“这就够了吗……”
林轩忽然停下了脚步,在他面前,一位褴褛布衣裹着枯槁身躯的女人有些慌张,连忙拉住了跌跌撞撞扑向林轩的孩子。
她的孩子年纪看起来并不大,或许是因为长期缺乏营养,又挨了饿的缘故,只有林轩的小腿这么高。
尽管脑袋还算圆大,可小小的身躯却极为干瘪,几乎是皮扯着骨头,看起来竟有几分惊悚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