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章 发现自我接受最真实的自己(第3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过了几天,吴教授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,原以为他是要通知这个学生被录取的好消息,谁知道他竟然说:“你那位学生品行不错,能力也还可以,但我觉得他有点内向、忧郁,给人羞怯、沉闷的感觉,恐怕不是大将之材,所以我决定不用他。”

听了朋友的话,吴教授仔细想了想,发现这个学生平常说话轻声细语,像是在喃喃自语,自己习惯了,没什么感觉,但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,倒真的会觉得不太对劲。

这个学生之所以没被吴教授的朋友录用,是因为他性格内向,缺乏自信。吴教授将其未被录用的真实原因告诉他后,这个学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性格,扬起了自信的风帆,最后他顺利地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。

卡耐基说:“自信才能成功。”自信,是我们需要的第一缕阳光。

大山与松鼠的对话

很久很久以前,一座巍峨的大山与一只渺小的松鼠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。

盛气凌人的大山山带着一种嘲弄的口吻对小松鼠叫道:“你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家伙!”

小松鼠不卑不亢地对大山说:“谁也不会怀疑你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物体,”

小松鼠停顿了一下,话锋一转,“但世界是由万物构成的,而且每一个是无哪怕在渺小也有它存在的理由。我不会因为我仅仅占有一席之地而无地自容,我就是我,谁也无法取代我的位置。如果说我没有你那么大,那么你也远远没有我这么小,而且你远比不上我的轻盈与灵巧。”

松鼠的这一席话使得大山一时无话可说,聪明的松鼠又趁机继续说,“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用处,你也一样。我不否认你能接纳一条条能让松鼠步行的小井,但是世界万物的天分与才能各不相同,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。最后,我要告诉你的是,诚然我不能背负整个森林,但你也无法撬开小小的核桃。”

聪明的小松鼠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:天生我才必有用,因此,在任何时候,我们都都应该听从自己,相信自己一定行。也只有这样,我们才不会,做别人意见的傀儡,不会在左右摇摆不知所措中身心疲惫,把握自己。做自己认为对的事,成自己想成为的人,无论成败与否,我们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。

喜欢自己,热爱自己,相信自己。在造物主的眼里,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个奇迹,要想让这个奇迹得到别人的认可,就要勇于做自己,敢于挑战自己,超越自己。

打开自家宝藏

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,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。考试的前两天,他做了三个梦:

第一个,他梦到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。

第二个,他梦到自己走在雨中,戴着斗笠还打着雨伞。

第三个,他梦到自己和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,却是背靠着背。

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刻的意义。于是秀才赶紧去找算卦先生破梦,算卦先生听完他的讲述后连拍大腿说:“你还是回家吧,别赶考了。”秀才不解。算卦先生说:“你想想,高墙上种白菜不就是白费劲吗?戴斗笠还打雨伞,不就是多此一举吗?跟表妹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,却是背靠着背,不就代表没戏了吗?”

秀才一听,心灰意冷,回店里收拾包袱准备回家了。店老板见了非常奇怪,问:“明天不是赶考吗?怎么要走了呢?”

秀才把做的梦和找算卦先生破梦的事一五一十地跟店老板一说,店老板乐了:“哎呀,正好我也会破梦,我觉得这梦应该是这样:高墙上种白菜,不就是高种吗?下雨天戴着斗笠还打雨伞,不就说明你有备无患吗?跟你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,不正好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吗?”

秀才一听,感觉更有道理。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,居然考中了探花。

相信命运,相信奇迹,做人就要自信。自信的人是积极的人,积极的人就像太阳一样,永远发光发热;而不自信的人就是不积极的人,不积极的人就像月亮一样,初一一个样,十五一个样。

还有一则禅门的故事:

慧海初参马祖。马祖问他:“从何处而来?”慧海回答说:“从越洲大云寺来。”马祖又问:“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吗?”慧海答:“来求取佛法。”

“我这里什么也没有,你来求什么佛法?自家的宝藏不要,而来这里求,能求到什么?”

“请问什么是慧海自家宝藏?”

“让你向我询问的意识就是你自家宝藏。一切俱足,更无欠少,使用自在,何需外求?”

当下,慧海便自识本性。觉悟后,慧海经常对朋友说:“打开你的自家宝藏,自在地运用去吧。”

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家宝藏,这就是我们天生具备的“奇迹”。自在地运用我们的“奇迹”,相信自己一定行。

接受最真实的自己

晴儿是一名外资公司的白领,收入颇丰。在外人看来她是成功而快乐的,但是她却越来越感到自卑和焦虑,经常感觉压抑、沉闷、抑郁,与同事关系紧张。晴儿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,如别人有一点不满,即自责不止;工作认真努力,写一份文案需要修改多次却仍然不满意;由于身材稍胖,现每天几乎不吃面食;对自己的长相、衣着要求也很苛刻,每天早晨必须用一个小时的化妆时间才能出门。但越是这样她就会经常与别人进行比较,发现自己的短处,这种感觉使晴儿长期失眠,陷于压抑、痛苦、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,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。

每个人都有情绪,只是这个情绪来得是不是时候,最重要的是别让负面的情绪来左右你的生活,造成更大的困扰,要掌握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掌握情绪。

情绪的感染有时像野火般迅速蔓延,不管是快乐或者悲伤的情绪都具有传染的因子。负面的情绪有时来自他人,有时来自本身,为了不让负面情绪影响到你,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对负面情绪有免疫的能力,别迷失在不愉快的情境中而无法自拔。

其实,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能接受所有的自己。过于苛求使我们失去更多,甚至越来越不能面对自己。

在佛经中,有这样的一段比喻:

一位牧牛人,拥有250头牛。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,让牛群悠哉悠哉地吃草、喝水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