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前言(第1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佛家认为,学佛就是做人,做人就是学佛。

儒家认为,习儒就是做人,做人就是习儒。

道家认为,修道就是做人,做人就是修道。

……

做一切学问,办一切事情,归根结底都要落到做人上。做人和做事,原本密不可分,做人就是做事,做事就是做人。如果说有所区别的话,它们是人生的表里两面,做事为表,做人为里。做人的品格、习惯、趣味、才识等等,都会通过工作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体现出来,而做事的风格、倾向、价值、质量等等,也体现了做人的一贯素养。

由于人们喜欢掩饰,擅长诈伪,所以,有时候会违背本心去做一些事情,也会故意通过某些事情来装扮不真实的自己。这样,做人和做事发生了分裂,人的身心发生了背离。在分裂和背离中,可能产生各种虚假、扭曲乃至丑陋、邪恶的事情,种种烦恼、痛苦也随之而生。

无论佛家、儒家、道家,或其他流派的人生哲学,其核心都在于填补做人、做事分裂后的沟壑,使两者融于一体;以及弥合身心背离后的裂痕,使身心和谐统一。不过,只有少数圣贤才能达到从心所欲、顺其自然、做人做事不分家的境界。

圣贤之下,做事先做人,通过修炼自身而追求事业的成功。这是古今中外智者们的选择。

“软件霸主”比尔·盖茨说:“一个人做事情有多大成就,取决于他如何做人。”

“联想巨人”柳传志说:“小公司做事,大公司做人。”

日本三井公司总经理池田成彬说:“德是根本,财是未端。”

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·希尔说:“任何不是建立在真理和正义之上的事,既不可能成功,也不可能赚钱。”

“华人首富”李嘉诚说: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,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,那才最重要。”他还说:“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,即使侥幸略有所得,亦必不能长久。如俗话说,‘刻薄成家,理无久享’。”

这些智者们,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。

世上的成败,是由很多微不足道的原因构成的,所以古人说:“福祸生于隐约之中。”有时候,事业上的失利,好像是因为做事不到位,但实际上可能是做人方面稍欠火候。

有一故事:美国前总统麦金莱想从两个老朋友中选一位担任驻外大使。这两个老朋友的才干不相上下,所以麦金莱左右为难,不知该把机会交给谁。后来,他回想起多年前的一件小事:在一个风雨之夜,麦金莱搭乘公交车,坐在最后排的座位上。随后上来一位老妇人,手里提着一个沉重的衣篮,站在过道上,却无人让座。这时,麦金莱的一个朋友(两位大使候选人之一),坐在前面看报,无所表示。最后,还是麦金莱站起身,把座位让给了老妇人。这位朋友做梦也想不到,这件小事竟然会在多年之后影响他的“命运”,使他失去成为驻外大使的机会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不清楚人生成败的核心要素是什么,他们拼命学各种技能,考各种证书,钻研各种计谋,也就是说,他们努力提升办事的本领。这并没有错。因为人生在世,原本就要做事,要创造价值,这是必不可少的谋生之道。可是,如果不懂得做事先做人的道理,不在提升做人水准上下功夫,那么,连做事的机会也没有,各种技能、各种证书、各种计谋都派不上用场,又如何赢得人生成功呢?

在我们这个人才过剩的时代,个人才干并不是稀缺资源。很多人处于失业状态,或者处于大材小用、多才少用的状态,他们并不缺少把事情干好的本领,他们缺少的也许是赢得做事机会的做人功夫。

基于此,我们编写了这本书,旨在告诉人们在做人做事中容易忽略的方面,以及改进的技巧与方法。本书共分四个部分,“做人兵法”与“办事韬略”,主要是从生活中来,到生活中去,总结过来人的实用经验和技能。“读经学做人”与“读史学做事”,主要是从理论中来,到实践中去,介绍历代智者与帝王将相的成功之道。本书着眼于现实,力求以小见大,为那些欲追求杰出的读者们提供有益的精神援助与技术支持,希望读者们喜欢!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