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贾家妇力争掌家权7(第1页)
在凡人肉眼不可及的地方,一股强大的灵力自史平君的掌心溢出,顺着经脉涌进甄氏的身体,源源不断地给腹中胎儿注入生机,黑白二使面面相觑,眼睁睁看着索命簿上的“京都贾家无名氏”的字样一点点消失,可怖的脸上露出几分滑稽的苦笑。
可是他们又能怎么办?虽说史平君如今修为只在筑基期,但她身负天地气运,乃是飞升后落世历劫而来,绝非他们二人能够武力镇压得了的,今日便是阎王亲自来了,也轻易不能动手——黑白二使又气又不敢言。
“嗬!”甄氏猛地提上来一口气,四肢百骸都生出了力气,猛地向下发力。
“出来了出来了!已经看到头了!”接生的稳婆顿时喜上眉梢,连声叫道,“太太再点用力,马上就能出来了!”
甄氏憋红了脸,这口气愣是不敢断,脖子上青筋爆起,双目赤红,在稳婆一声又一声的鼓励中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,终于在力竭之时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啼哭声,两眼一翻,瘫倒在床上,顾不得喘上两口气,顶着满头的汗虚弱地开口:“孩子,快抱过来给我看看。”
稳婆脸上笑容有些端不住,剪了脐带将孩子包好,勉强扬起嘴角将孩子抱过来:“恭喜老太太、恭喜太太,是个哥儿呢。”
甄氏顿时眼睛一脸,汗涔涔的脸上堪堪展露笑意,却在瞧见孩子时猛地僵住,挣扎着爬起来将孩子抱进怀里,仓皇失措:“脸上怎么这么大一块青斑?!”
史平君顺着视线看去,只见孩子左脸一片黑青,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拳,延绵至左眼,看着极为可怖,且又是早产,他瞧着极为瘦弱,干巴巴地像只小猴子,哭声低低怯怯,连呼吸都比寻常婴儿吃力一些。到底是逆改命数生下来的孩子,多些磨难也属正常,史平君并没有太多意外。
只是甄氏面如灰土,稳婆战战兢兢,掐着手心才说话顺畅些:“太太,这是胎记,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毒,于性命无碍,还请太太放心。”
“我怀他的时候好好的,哪来的毒?!”甄氏目眦尽裂,死死瞪着那稳婆,“再敢胡说八道,小心我撕烂你的嘴!”
见甄氏气得浑身发抖,王氏忙上前宽慰:“你别多心,错不在你,是那曹氏心生歹念,给了你下药,害你早产,这会儿又祸连到哥儿身上。”她垂眸看了一眼甄氏怀里的孩子,只一眼就收起视线,心想这孩子长成这样,只怕是废了。
甄氏愣了一瞬,随即暴怒:“贱人!她怎么敢……”
“好了,你刚生完,不宜动肝火,当心身子,曹氏我已处置了,定会还你一个公道。”史平君开口道,“孩子既生下来了,就用心教养着,总会好的。”
甄氏忍着眼泪,低头应是。
曹姨娘到底是没被赶出去,她是贾赦的妾室,已然脱去了奴籍,不能再随意发卖,贾赦又极力保她,最后只得打了板子,押去祠堂礼佛清修,以做惩戒,甄氏知道后大哭了一场,心内郁结,月子也不曾坐好,日日对着孩子以泪洗面,心里恨透了曹氏。
时至三月初八,贾政大婚之日。
天还未明,王知晴便起床打扮了,万嬷嬷替她净脸上妆,绣鸾绣凤伺候她穿嫁衣、戴凤冠,直忙到迎亲队伍上门,鸣乐声远远传来,喜庆热闹的吹吹打打一下子就让王知晴紧张了起来。
她对镜添妆,一抹嫣红的花钿点在眉心,翡翠耳坠在耳畔轻晃,冠上流苏垂落在肩膀,红绸嫁衣绣工精美,其上龙凤呈祥的图案是她一针一线亲自绣的,金线掺着阴线,迤逦一地的华贵。
“姐姐、姐姐!”王知晚蹦跳着从外面跑进来,她也穿着红衣,扎着两个双丫髻,各带着红宝石镶金丝缠枝发环,穿着大红色镂金撒花绸裙,胸前还带着一块沉甸甸的璎珞金锁,瞧着很是喜庆,“外头好多人来了,大哥哥正带人挡门呢!瞧,姐夫给我塞了这么多金稞子。”白胖的小手摊开,十来颗金稞子露出来,有金鱼状的、乌龟状的,形态各异,价值不菲。
周瑞家的在一旁眉开眼笑:“咱们三姑娘今日可赚大发了。”
“知晚,以后你要乖乖听嫂嫂的话,勤学女红、管家之类的事情,别再一天到晚地贪玩了。”王知晴却面露忧色,她的这个妹妹天真单纯,什么心眼也没有,和贾姅倒是一个脾性,只是终究隔了一层血脉,难以事事都顾得周全。
王知晚歪了歪头,抱着王知晴的手臂撒娇:“二姐姐,我知道啦!”
王知晴揉了揉她的头,宠溺地笑笑,卫嬷嬷满脸欣慰,过后便哄着王知晚离开:“三姑娘,前厅来了不少公侯勋爵家的小姐,你赶紧过去吧。”说着,便让人领着王知晚出去,而后又将一老嬷嬷引到王知晴面前,低声道,“姑娘,这位嬷嬷是内行人,就让她与姑娘说说夫妻之礼。”
王知晴微微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,羞得满脸通红。
等到了吉时,王知晴便由王子腾背着出了门、上了轿,一路走、一路叮嘱,直说得王知晴鼻尖发酸,等轿帘放下后,只听着外头喜嬷嬷一声高喊,乐队便吹拉弹奏地响了起来,热热闹闹、浩浩荡荡地朝着宁荣街的方向走去。
队伍后面,是满满当当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,红绸延绵十数里,眼见着第一抬嫁妆已经抬进了荣府,最后一抬嫁妆居然还没出王家的大门,一时间,惹来无数人艳羡。
“这王家可当真是富足啊,难怪有戏言说‘东海缺少白玉床,龙王来请金陵王’,瞧瞧这阵仗,十里红妆,也不知道装了多少的奇珍异宝!”
“王家祖籍也在金陵?”
“那可不!”
“旧有史家与贾家两门联姻,今有王家与贾家两门联姻,这三家倒是抱做一团了。”
“……”
酒楼上,一锦袍男子负手立在窗前,垂眸沉思。
“薛兄,在看什么呢?”有人从他身后走出,伸出脖子看了看,恍然道,“今日是贾家二房娶新妇的日子啊,听说新娘子是王家的姑娘,如今王老太爷在朝中地位超然,他家嫁女,自然是要比放任风光些的。”
“我听闻前阵子,平阳侯世子也有意求娶王家姑娘,王家的那位少奶奶怎么都不松口,还以为是拿乔呢,没想到转头就定了贾家,可把平阳侯夫人气坏了。”另一人笑道。
众人哄笑着道:“平阳侯早没落了,哪比得上贾家……”
薛立阳沉默地回到桌前,眼底划过一抹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