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(第1页)
“然后呢?敌人来势汹汹,就算襄阳墙高瓮深,只坚守不出也不是退敌良策。”“这还需要你一个小丫头来教?”“大父,您看不起小丫头啊,我还以为您跟别人不一样呢。”“别打岔,我刚说到哪儿来着?”“祖父,到了襄阳,不能再退。”“好了,你们别打岔啊。”骆乔乖巧坐好,两只小手整整齐齐放在膝盖上。席瞮也听得入了神,祖父在家中甚少说起年轻时征战之事。祖父镇守襄州那会儿,他才刚出生没多久,只知道祖父从襄州回京后,就升了兵部尚书,三年后为尚书令,再三年就是三公之一的司徒,掌宋国军政大权,权倾朝野。“到了襄阳,不能再退,我们守城两月有余,敌人虽未能攻陷,城中却越来越人心惶惶,再这样下去不行啊,别敌人没攻进来,咱们自己乱了阵脚。那时,我与诸将商量了许久,冒险定下出城迎敌反攻之策。”“点尽了当时最壮硕勇猛的士兵,不成功便成仁。我亲自率兵出城迎敌,鏖战斗转二日,昼夜凡十四战,五兵咸尽,士卒以拳击之,手皆骨见,杀敌万计,方虏气稍夺,溃败而去,襄阳之危得解。”席荣并不擅长讲故事,可他平铺直叙的短短几句话,也足以让后人窥见当初襄阳城外惨烈的战场。席瞮眉头紧蹙,眼中浮现悲悯之色。“襄阳之危得解,可是谷城县呢?二魏不是侵陷了谷城县吗?”骆乔着急追问。席荣笑着说道:“这就要说到当初的中军大将潘老将军定下的八路反攻之策了。”“是什么?是什么?”席荣虽然不擅长讲故事,但听众骆乔捧场啊。这时,一名仆役进来,看到站在垂花门处的席矩,立刻躬身行礼。“大爷。”“什么事?”“是老夫人那边来人,请骆姑娘过去说话。”席矩颔首,踱向凉亭,朝席荣行礼,道:“父亲,祖母使人来唤骆家丫头。”骆乔站起来奉手向席矩行礼,虽然故事只听了一半让她抓心挠腮,可席家的老祖宗唤人她也不能失礼,只好一步三回头地对席荣说:“大父,您以后有空了差人告诉我一声,我让我阿娘下拜帖,定要我和说完潘老将军的八路反攻之策。我、我要出了正月才回兖州。”“好好好。”席荣答应。“那您要记得呐,我是什么时候都有空的,您别忘了啊。”骆乔还不放心席司徒的记忆力了。席荣吹胡子瞪眼:“我是那等健忘之人吗?”席瞮抿嘴偷笑,被父亲席矩扫了一眼,立刻翩然俊雅。骆乔小脸皱成了包子,喃喃自语:“我听说有些人老了之后,记忆大不如前,经常转头就忘事儿,唉……”引路的仆役根本不敢听——骆姑娘,求您住嘴,这是我能听的东西吗?晚间,席家所有人都在老太太这里用晚饭,吃完了陪着老太太说话,彩衣娱亲。说着说着,便又提起了儿女们的婚事。“为了大郎的婚事,咱们家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。”龙灵阳对席荣道:“今儿个成国公夫人一直在打听大郎的婚事,你要是定了人家,就早些过了礼,我也清净几日。”“不着急。”席荣喝着茶,慢悠悠说:“大郎还未及冠。”申屠锦道:“祖母、父亲、母亲,昨日我进宫谒见皇后,她也提了大郎的婚事,虽未明说,确是想叫大郎尚大公主。”席荣喝茶的动作一顿,放下茶盏,问儿媳:“确定皇后想把大公主嫁进咱们家?”“皇后说,大公主与大郎自幼相识,青梅竹马,是难得的缘分。”申屠锦垂下眸子,遮掩住所有的情绪。就幼时见过几次,就是“青梅竹马”,那她儿子可与太多人青梅竹马了。席荣嗤笑了一声,态度尽显了。申屠锦得了公爹的态度,松了一口气,惹得席矩看了她一眼。“大哥要娶大公主吗?”年纪最小的席五姑娘看不明白大人们的眉眼官司,真心实意地为大哥担忧:“不要啊,大公主好刁蛮的,大哥肯定会被欺负的。”席瞮笑道:“放心,没人能欺负得了大哥的。”“哦。”席五姑娘点点头,可还是担忧,再次强调:“我不想大公主做大嫂,她好刁蛮的。”“小五!”申屠锦警告地唤了一声,没有妹妹讨论哥哥婚事的。席五姑娘缩了缩脖子,不敢再说话。“来来来,小五,到祖父这里来。”席荣对席五姑娘招手。大概是白日见了骆乔,他忽然对总角小儿感兴趣起来,这不巧了么,他的小孙女和骆乔年纪相仿。